【保健品营销】—— 从入门到火化
大部分人能意识到“祖传秘方、量子科技”是保健品诈骗在收智商税。但对于“208元一瓶的进口维生素VC”和“国产2元一瓶的药用维生素VC”,却不知如何选择。殊不知销售员拼命说的“口感好、无毒害、纯天然”其实是“保健品”营销的入门手法
有一次我去药店想买2元的VC药片,结果店员执意推销208元的的维生素VC。面对店员不容置疑的热情眼神,我瞬间懂得了任何争辩都是在浪费时间,于是我直接走到药架,拿起最下面一排的药用VC就去结账。嗯,若论口感好、无毒害、纯天然,我为什么不直接回家切个橙子吃呢?说起来,这个现象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正是“保健品”营销的入门技俩。而你受忽悠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你分不清“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这里我们要搞清楚“药品、保健食品、保健品”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位,保健食品的监管法律依据为《食品安全法》,产品属性为食品。(俗称“蓝帽子”,“国食键字G”是指国产,“国食键字J”是指进口)大家想想一个道理,药用VC它是药,必须要有药用效果,经过药品检测,而保健食品是食品安全规范,可能淀粉色素加一堆,维生素没多少,自然可以“长期使用”,只不过针对效果没2元的好。但是在价差超百倍的利润面前,这位销售有强大的动力和热情来推销高价品。
国内市场把“保健品”概念进行混淆,有利于各种营销手段从中发挥。不然的话,“保健食品”就只剩下一个“安慰剂”的市场,这也是我们要讲的第二章——初阶。
上周(6月23日),全球最大的保健食品连锁店GNC宣布破产(中文名:健安喜)
“健安喜”是美国本土企业,曾连续二十年被评选为美国第一的“膳食补充剂”专业零售品牌。乍一听,“美国的大牌保健品公司!在美国疫情颇严重的当下破产了?”毕竟根据我们在国内的见闻和经验,往日里叫嚣着“提高全民免疫力、抵抗力”的保健品,这时应该是借着民众的恐慌需要安慰的心理收割一波才对呀。然而事实是,保健食品在疫情面前成了纸糊的城墙,在民众用脚投票的“健康防御工程”中毫无悬念败给了鸡蛋、牛奶和适量运动。这个情况可以这么理解,一方面成熟市场经过了很多年的规范和宣传,民众的认知得到提高,很多人早已看清保健品的真面目了——只是一个充当安慰剂的角色,关键时刻完全不能打。另一方面,这家“健安喜”公司,其实早已不是一家“蒸蒸日上”的龙头公司,甚至不是一家血统纯正的美国公司了。2018年,我国的哈药集团(对,就是卖盖中盖的那个)由于看中“健安喜”在保健品界大哥的绰号和名气,先后斥资近3亿美元(约合20亿人民币)购得这家公司40.1%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打算借此在中国大展拳脚。没想到收购之后短短两年,“健安喜”就陆续亏损掉了12亿元人民币,今年还一口气没缓过来直接破产了。至此,哈药集团成为了这家公司最大的“接盘侠”。说回正题,国外兜售“心理安慰需求”的市场,在国内仅仅是“保健品”的初阶营销而已。前文所说,“药品”和“保健食品”有很大分别,但都有各自的法律定义和规范。可“保健品”却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一般是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产品的泛称,可以是内衣、床垫、器械、理疗仪、饮水机等等。兜售各式保健品,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章——“保健品营销”进阶。我国的“保健品”市场究竟有多大?就连瞎子都知道绝对可观。
前文说了,“保健食品”其实就是膳食补充剂,在市场成熟的国家就是一个“安慰剂”这么大的市场。但在国内,商家们通过对概念的混淆、让“保健品”远远不止于“保健食品”+“药品”的市场,还有“盲目迷信、科学崇拜、地位攀比”等扩展。只要能讲好“养生保健、美容养颜、减肥瘦身”这个故事,营销环节上再加点“祖传秘方、量子科技、送礼有面”这些元素,就可以卖出各种奇葩产品、完全不用担心缺少韭菜。仅仅是基于上述功能进行营销,通过混淆概念,兜售故事,也足以让“顾客”大量消费“保健品”。
至此,前三章已经讲完,前面这些情况,我们只当它是“营销技俩”并不把它当成诈骗。对于“保健品诈骗”,我们的定义还是比较严格的,指的是贩卖“三无产品”和“夸大功效”,往往还涉及使用传销手段进行贩卖!从这里开始就进入营销技俩的高阶和高潮了——这是真正的“保健品诈骗”了。三无产品是指在国家“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上查不到备案登记的。正规的“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都可以在药监局网站上查询到。主要查询方式可以通过输入商品名、品牌名、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等。(由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合并了,所以查询保健食品得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查询)

ttp://tsspxx.gsxt.gov.cn/gcbjp/tsspindex.xhtml
(对支气管炎、骨关节痛、伤口愈合不良、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带状疱疹、冻疮等有治疗或辅助治疗效果。有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

(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 骨关节炎颈椎病 预防伤口感染 伤口愈合不良 慢性前列腺炎 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慢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肝炎 肠炎 便秘 腹泻、带状疱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轻度烧伤、褥疮 、冻疮 、慢性盆腔炎 、痛经 小儿肺炎、 腮腺炎、 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骨关节炎,颈椎病;预防及治疗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不良,慢性前列腺炎;带状疱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烧伤,褥疮,冻疮;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慢性肝炎、肠炎、便秘、腹泻;慢性盆腔炎,痛经;小儿肺炎,腮腺 )
利用虚假宣传、贩卖三无产品“保健品”,同时利用受害人的社交朋友圈进行裂变传销,这就是当下“保健品”的黑幕!妥妥属于诈骗行为,可怕的是在这个攻心为上的市场里,这基本成了当下最流行的“保健品”营销手段,简单地说,很多中老年人不止成为了受害者,往往还沦为帮凶,不知不觉成为传销一员,以贩养吸。最后,我们又要绕回到疫情和美国,还要请我们亲切的“反诈演员”特朗普上台说一段。这就是保健品营销的末路——火化。
说真的,“保健品营销”走到火化这一步的比较少,因为“保健品”的铁律里就有一条——千万不能把人吃死。然而在利欲熏心、在迷信宣传、在三无产品、在混淆“药品”和“保健品”概念的之下,必然要出现事故!时不时传出的报导我们屡见不鲜。在美国,这场火化更加热闹,在“伟大总统川建国“的亲自背书下,一部分需要安慰的民众得到了最强大的“安慰剂”——“洗手液”,6月29日,美国吞食洗手液、消毒液的案例上升,其中更有3例死亡。懂王亲自把“保健品营销”的最高境界演示给全世界看——在他的受众心里,“这不是保健品,这就是信仰!”
更多软件功能,进微信群了解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