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夜话 | 泡面千千万,记忆深处只有厦门泡面
厦门泡面
作者 / 暖暖
原载于《厦门日报》城市副刊
接通知要到杭州出差,电话联系在杭的大学舍友,问要给她带点什么厦门特产过去。“厦门特产?”电话那头略一沉吟,“那就来几包厦门泡面吧。许久没吃,还真有点怀念了。”
什么?厦门泡面何时成了厦门特产?舍友的回答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可转念一想,泡面品种千千万,记忆深处那碗面的味道还真只有厦门泡面。
犹记得备战研究生考试那会儿,舍友几人互相鼓励,常在自习教室学到深夜。饥肠辘辘的几个人,就到舍友租住的小房子里,用电磁炉煎几个鸡蛋,放点火腿肠和西红柿,下两包厦门泡面,分而食之,那真的是再满足不过的美味。外地来厦求学的舍友也就在那时第一次品尝了厦门泡面的滋味,从此,对这种有着独特沙嗲味的泡面一食难忘。
于我而言,厦门泡面的滋味则是无可取代的——父亲常用它来炒面,那滋味真是独一无二。儿时家里母亲掌勺,不过,母亲加班的时候就剩我和父亲两人,父亲也会捋起袖子下厨房,就着冰箱里的现有食材做一道快手炒泡面。
取出泡面放在碗里注入热水,等面饼泡得略微发软,父亲三下五除二洗好胡萝卜和卷心菜,切成丝儿,猪肉也是切丝,稍加调料腌入味,再打散几只鸡蛋,材料就准备妥当了。只见父亲点上火,热锅倒油,肉丝儿、鸡蛋块在锅里滋滋作响,在铁铲的指挥下快乐地跳着舞,蔬菜和面饼适时加入,让“双人舞”顿时变成“集体圆舞曲”。
父亲卖力地挥动锅铲,把各种食材搅拌均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引得饿着肚子在餐桌边做作业的我直吞口水,堪称煎熬。所幸,不一会儿,一碗父亲牌炒泡面就上桌了,红黄绿白,看得人食指大动,下筷一尝,肉蛋咸香、蔬菜清甜,混合着泡面独有的面香,每回总能让我吃得心满意足。许是肚子饿了,许是父亲的厨艺确实不错,记忆中的炒泡面格外鲜香。
成家后,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回逛超市买泡面,必买两款,一款是自由选择款,随心随性每次不同,红烧牛肉、老坛酸菜……轮番上演;另一款则是千年不变款,儿时的味道,嘴知道胃也知道——不消说,这千年不变款,自然就是厦门泡面。
几十年未有大变动的独特红色简包装,加上唯一的调味粉包,厦门泡面仿佛世外高人,斜睨着泡面市场的升级换代、推陈出新。也难怪,面虽不变,料却包容多样,加点白虾、鱿鱼,立马变身海鲜面;切点肉丸、蔬菜,就是妥妥一碗家常面。淡淡沙嗲味,清爽而不寡淡,即使不吃辣的人也能接受。
在外打拼了一天,回到家,拿起筷子,端起面碗,熟悉的面,熟悉的人,和着熟悉的感觉一口咽下,那些不顺心的事儿,也许也就散了。
自助下单
自助下单链接
下单前,请先注册账号。平台上所有软件,都有视频教程,更多问题,直接在【会员中心】-【售后提交工单】进行咨询。
开通高级合伙,购买站内所有软件只需( 4 )元,欢迎加客服微信:661395
更多软件功能,进微信群了解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